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




蔡招娣新書分享會 三千里路尋覺味
2022-12-12
《人間福報》蔬食園地專欄作家蔡招娣新書《人間覺味~小農餐盤》分享會,12月10在佛光山惠中寺一樓舉行,介紹2年來行腳農路三千里,側寫逾40位台灣農民以科技、創新等策略翻轉農業,並將食材從土地送到餐桌上菜的過程。現場設有小農市集、書中人物現身說法及料理示範。貴賓有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、《人間福報》社長妙熙法師、建築師劉畀澧等,近200人參加。
蔡招娣2018年自服務37年建築設計經理人一職退休,以全職義工擔任惠中寺文宣組組長及「人間通訊社」記者,報導社會善美事蹟,父親蔡漢泉一生務農照養家人,他從離農子弟的視角,用詩人的筆觸,記載耕農與土地、產物和生存條件的連結,如賭徒般與老天博弈的精神。
蔡招娣的「文學夢」能攀登上心中的雪山,要感謝生命中許多貴人的相助。他說,敬如父兄的劉畀澧建築師是他職涯中唯一的老闆,至今仍受領受他的照顧,衣食無憂成就夢想;得自覺居法師的信任始能在文宣組操筆磨練,而妙熙法師給予寫作專欄的機緣,並能結集成書,終能不負父親囑咐「好好用你ㄟ筆,去『援助』(閩南語)人」,無憾圓夢。
覺居法師表示,《小農餐盤》這本新書的內容,蔡招娣很像佛教《華嚴經‧入法界品》中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他親訪每位在崗位上愛護土地的小農,親身去參學小農的每樣事、每種物,讓一切眾生都成為生命中的善知識,與小農共同走上菩薩行成就台灣這片淨土。
妙熙法師指出,《人間福報》成立23年,對推廣蔬食減碳救地球不遺餘力,蔡招娣一步一腳印親炙農地現場,寫下農民辛勤耕耘的事蹟,字字情切感人至深,得到很多迴響,每道食材不僅溫暖了每一個人的胃,也讓人珍惜盤中飧的可貴,希望大家一起為永續生存而努力。
代表農民致詞的〈黃河果園〉陳水良,是蔡招娣的三舅,曾被《遠見雜誌》譽為「藍海農夫」。他表示,身為農夫最大的心願就是要讓民眾吃出健康和希望,餐桌上的每一道料理,都是從一顆種子開始,唯有珍視每一寸土地與它親密接觸,才能感受到自然與土地的美好。
蔡招娣分享,走在農路蜿蜒,山路婉轉中,「你的態度決定農民種什麼給你吃」,羅益勝因目睹慣性農法的農藥噴灑造成小鳥死亡,改以自然農耕種植香草,從回鄉米到守護退役耕牛的林家良,用友善耕種讓民眾吃的米飯健康回香,女農蔡心蓮前往日本研習農業知識,多元女性角色,唯有堅強才能成為務農女力的代表。
現場來賓席上有張特別座,放置了一個相框和一束鮮花,這是蔡招娣為來不及看到出書的廚師好友林寶秀保留的座位,他感懷這位2月往生的香積勇者,即使在2019年受到癌症的摧殘,依然用近3年的生命微光做出22道佳餚,讓食在齒香,覺味情長,並找了接班人胡鏸藝,持續料理的職志。
分享會設置的小農市集,正在開花的高經濟作物陽光藍莓,吸引了眾人的目光,〈呼密‧藍莓農場〉林煌仁為追求「時間自由」與「精神平衡」,毅然辭去科技新貴身分轉身投入台灣鮮少人種植的藍莓,用IPM作物害物防治管理法,維持生態平衡,每盆可以比照一般園藝種植的方法,讓民眾驚艷趨之若鶩。
出席貴賓有台中市議員陳政顯、華人世界知名作家石德華、國際佛光會美國紐澤西協會候補理事詹宏文、國際佛光會加拿大多倫多協會滑鐵盧分會會長蒲筱蘭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洪金娥等。
蔡招娣2018年自服務37年建築設計經理人一職退休,以全職義工擔任惠中寺文宣組組長及「人間通訊社」記者,報導社會善美事蹟,父親蔡漢泉一生務農照養家人,他從離農子弟的視角,用詩人的筆觸,記載耕農與土地、產物和生存條件的連結,如賭徒般與老天博弈的精神。
蔡招娣的「文學夢」能攀登上心中的雪山,要感謝生命中許多貴人的相助。他說,敬如父兄的劉畀澧建築師是他職涯中唯一的老闆,至今仍受領受他的照顧,衣食無憂成就夢想;得自覺居法師的信任始能在文宣組操筆磨練,而妙熙法師給予寫作專欄的機緣,並能結集成書,終能不負父親囑咐「好好用你ㄟ筆,去『援助』(閩南語)人」,無憾圓夢。
覺居法師表示,《小農餐盤》這本新書的內容,蔡招娣很像佛教《華嚴經‧入法界品》中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他親訪每位在崗位上愛護土地的小農,親身去參學小農的每樣事、每種物,讓一切眾生都成為生命中的善知識,與小農共同走上菩薩行成就台灣這片淨土。
妙熙法師指出,《人間福報》成立23年,對推廣蔬食減碳救地球不遺餘力,蔡招娣一步一腳印親炙農地現場,寫下農民辛勤耕耘的事蹟,字字情切感人至深,得到很多迴響,每道食材不僅溫暖了每一個人的胃,也讓人珍惜盤中飧的可貴,希望大家一起為永續生存而努力。
代表農民致詞的〈黃河果園〉陳水良,是蔡招娣的三舅,曾被《遠見雜誌》譽為「藍海農夫」。他表示,身為農夫最大的心願就是要讓民眾吃出健康和希望,餐桌上的每一道料理,都是從一顆種子開始,唯有珍視每一寸土地與它親密接觸,才能感受到自然與土地的美好。
蔡招娣分享,走在農路蜿蜒,山路婉轉中,「你的態度決定農民種什麼給你吃」,羅益勝因目睹慣性農法的農藥噴灑造成小鳥死亡,改以自然農耕種植香草,從回鄉米到守護退役耕牛的林家良,用友善耕種讓民眾吃的米飯健康回香,女農蔡心蓮前往日本研習農業知識,多元女性角色,唯有堅強才能成為務農女力的代表。
現場來賓席上有張特別座,放置了一個相框和一束鮮花,這是蔡招娣為來不及看到出書的廚師好友林寶秀保留的座位,他感懷這位2月往生的香積勇者,即使在2019年受到癌症的摧殘,依然用近3年的生命微光做出22道佳餚,讓食在齒香,覺味情長,並找了接班人胡鏸藝,持續料理的職志。
分享會設置的小農市集,正在開花的高經濟作物陽光藍莓,吸引了眾人的目光,〈呼密‧藍莓農場〉林煌仁為追求「時間自由」與「精神平衡」,毅然辭去科技新貴身分轉身投入台灣鮮少人種植的藍莓,用IPM作物害物防治管理法,維持生態平衡,每盆可以比照一般園藝種植的方法,讓民眾驚艷趨之若鶩。
出席貴賓有台中市議員陳政顯、華人世界知名作家石德華、國際佛光會美國紐澤西協會候補理事詹宏文、國際佛光會加拿大多倫多協會滑鐵盧分會會長蒲筱蘭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洪金娥等。
最新消息
相
關
消
息
人間佛教研究英文論文集第七冊出版 探討應用管理 2025-09-02
《僧事百講》英文版套書隆重推出 叢林常識邁向國際 2025-09-02
《中國佛教文學史》簡體字版出版 系統梳理兩千年佛文交融史 2025-06-25
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10周年 《從願景到影響》紀念專書見證慈悲實踐 2025-06-05
人間佛教國際語言橋梁 《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—2025增訂版》隆重推出 2025-05-20
《佛教叢書6.佛陀》英文版第一冊 佛陀故事啟發人生 2025-05-20
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》新書 5月10日發布會 2025-05-07
馬佛光文化首部獻禮 心保和尚《光中出塵》新書推介 2025-04-23